当前位置:匠匠百花园 > 养花知识 > 植物知识 > 认识向日葵
手机版

认识向日葵

来源:匠匠百花园 阅读:1.6W 次

向日葵一年生草本,高大约在1~3米,是一种大型一年生菊科向日葵属植物。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俗称葵花子。性喜温暖,耐旱。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认识向日葵

向日葵(英文:Sunflower,学名:Helianthus annuus),其盘型花序可宽达30厘米。因花序随太阳转动而得名。向日葵的茎可以长达3米,花头可达到30厘米。 1年生草本,高1.0~3.5米,对于杂交品种也有半米高的。茎直立,粗壮,圆形多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 向日葵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极大,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但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为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籽。性喜温暖耐旱。原产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向日葵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一)根 向日葵的根由主根、侧根和须根组成。主根入土较深,一般为100~200厘米;侧根从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长;侧根上长有许多的须根。侧根和须根上着生根毛。向日葵根系发达,在土壤中分布广而深,其中60%左右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层中。向日葵根的生长速度一直比茎快,花盘形成前后根生长最快,到种子开始成熟时,根不再生长,以后便逐渐枯萎。此外,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大量的水根(似玉米的气生根)。   

(二)茎 茎秆圆形直立,表面粗糙并被有刚毛。茎由皮层、木质部和海绵状的髓组成。生育后期,茎秆木质化,而茎内的髓部则形成空心。向日葵的胚茎有绿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识别品种的重要标志。茎的高度,不同类型的品种差异较大,同一品种,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差异也很大。茎的生长速度以现蕾到开花最快,此时生长的高度约占总高度的55%,以后生长速度减慢,仅占5%左右。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种是由遗传性决定的后一种是环境条件引起的。   

(三)叶 向日葵的叶分为子叶和真叶。子叶一对。真叶在茎下部1~3节常为对生,以上则为互生。真叶比较大,叶面和叶柄上着生短而硬的刚毛,并覆有一层蜡质层。叶片数目因品种不同而异,早熟种一般为25~32片,晚熟种为33~40片。茎下部叶片在开花前制造养分,主要供给根部生长,到开花时其功能基本结束。中上部叶片制造的养分主要供给花盘促使种子形成。

(四)花 向日葵为头状花序,着生在茎的顶端,俗称花盘。其形状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种类型。花盘上有两种花,即舌状花和管状花。舌状花1~3层,着生在花盘的四周边缘,为无性花。它的颜色和大小因品种而异,有橙黄、淡黄和紫红色,具有引诱昆虫前来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状花,位于舌状花内侧,为两性花。花冠的颜色有黄、褐、暗紫色等。   

(五)果实 果实为瘦果,习惯称为种子。果实包括果皮、种皮、子叶和胚四部分。食用型种子较长,果皮黑白条纹占多数,果皮厚,约占种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油用型种子较短小,果皮多为黑色,皮薄约为种子重量的20~30%,千粒重40~110克。向日葵四季皆可,主要以夏、冬两季为主。花期可达两周以上。向日葵除了外型酷似太阳以外,她的花朵明亮大方,适合观赏摆饰,她的种子更具经济价值,不但可作成受人喜爱的葵瓜子,更可榨出低胆固醇的高级食用葵花油。向日葵的品种可分为“一般观赏用”品种或“食用”品种,一般观赏用品种特征为植株较矮小,通常不超过半公尺,因此适合栽种于盆栽中;食用品种则植株较为高大,种于一般露天苗圃土壤中,可长至2公尺以上。向日葵生长相当迅速,通常种植约两个月即可开花,其花型有单瓣、重瓣或单花、多花之分,花期相当长久可达两周以上。

(三)向日葵的抗逆性

1. 耐盐性   向日葵有较强的耐盐性,土壤含盐量在0.4%能出全苗。现蕾期,0~5cm和5~10cm土层含盐量分别为0.42%和0.445%时,向日葵仍能生长正常。向日葵不仅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而且还兼有吸盐性能。据化验,向日葵茎秆含氯化钠高达0.5%左右,因此,它是盐碱地生物治碱作物之一。   

2. 耐旱性   向日葵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据测试,开花前后近40天的干旱,0~20厘米、20~40厘米和40~60厘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8.8%、15.12%和19.6%,向日葵仍生育正常。耐旱原因一是根系发达入土深,能吸收利用深层土壤中的水分;二是茎秆内充满海棉状的髓,能贮存较多的水分;三是茎上密生刚毛,叶面有腊质层,能减少水分的蒸腾。   此外,向日葵耐涝能力也很强。据验证,从现蕾期开始,在水淹状态下(地面积水50厘米)生长40天,90%以上植株不死仍有收成。这是因为向日葵根和茎通气组织发达,遇水后增生新根能力相当强,5天新根增量相当于总根量的21%。

向日原因 

以下是从生物科学上分析向日葵向日原因的描述。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答案是:要看处于什么生长阶段。工具书那样笼统地说向日葵“常朝着太阳”,是不准确的。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的确是向日的,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不过并非即时的跟随,植物学家测量过,其花盘的指向落后太阳大约12度,即48分钟。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在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在阳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向日葵背光一面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细胞拉长,从而慢慢地向太阳转动。在太阳落山后,生长素重新分布,又使向日葵慢慢地转回起始位置,也就是东方。但是,花盘一旦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了。为什么最后要面向东方而不是其他方向或朝上呢?这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向日葵的繁衍有益处。向日葵的花粉怕高温,如果温度高于30℃,就会被灼伤,因此固定朝向东方,可以避免正午阳光的直射,减少辐射量。但是,花盘一大早就受阳光照射,却有助于烘干在夜晚时凝聚的露水,减少受霉菌侵袭的可能性,而且在寒冷的早晨,在阳光的照射下使向日葵的花盘成了温暖的小窝,能吸引昆虫在那里停留帮助传粉。向日葵的花托部生长素背光分布,所以背光侧的茎生长较快,茎就会向光源处弯曲。向日葵,由于其生长前期的幼株顶端及中期的幼嫩花盘会跟着太阳转动得非常明显而得名。人们都认为向日葵朝阳仅与光能照射有关,其实与重力作用也有着密切关系。植物体内会产生一种奇妙的生长素,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含量较少。   

随着向日葵花盘的增大,向日葵早晨向东弯曲、中午直立、下午向西弯曲、夜间直立的周而复始的转向逐渐停止,花盘除表现为越来越明显的垂头外,朝向不再改变。抑制转向的因素,一是不断增大的花盘重力;二是成熟期临近,分生区和伸长区的生长过程已基本结束。而已不再是幼嫩茎的组织趋向衰老,生长素含量较少,且木栓层形成。在转向受抑制之初,当夜间茎顶直立后,最先接受早晨来自东方阳光的照射,为此,绝大部分花盘朝向东,又由于受抑制也有一个过程,是缓慢进行的,所以还能够向南偏转一个约30~40度的角度,久之便以花盘朝东南方向固定下来。

药用价值 

成分:种子含油量极高,味香可口,可炒食,亦可榨油,为重要的油料作物。有食用型、油用型和兼用型3类。花托、茎秆、果壳、可作工业原料等。   

性昧:甘、平,无毒。   功用:平肝祛风,清湿热,消滞气。   

向日葵一身是药,其种子、花盘、茎叶、茎髓、根、花等均可入药。种子油可作软膏的基础药。茎髓为利尿消炎剂。叶与花瓣可作苦味健胃剂。果盘(花托)有降血压作用。   葵花子性味甘平,入大肠经,有驱虫止痢之功。葵花子含脂肪油达50%以上,其中亚油酸占70%,此外,尚含有磷脂等,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对实验性动物的急性高脂血症及慢性高胆固醇血症有预防作用。葵花子中的油剂,特别是亚油酸部分,能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葵花子及油还有润肤泽毛之效。新疆盛产葵花,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又多又长,乌黑油亮,据说与姑娘们爱吃葵花子有关。但葵花子炒后性温燥,多食后易致口干、口疮、牙痛等“上火”症状,故应注意。   

花盘有清热化痰,凉血止血之功,对头痛、头晕等有效。葵花盘研末,取5克,黄酒送服,每日3次,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花盘水煎服,可治疗哮喘,花盘水煎加红糖饮服,可治疗痛经。茎叶可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向日葵茎叶5克,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5~7天,可治疗高血压。鲜向日葵茎叶适量,水煎服,可治疗眼红目赤,泪多。茎髓可健脾利湿止带。向日葵茎内白髓适量,水煎服,可治疗白带清稀,腰膝酸软。向日葵茎髓20克,灯芯、竹叶、通草各5克,水煎服,可治疗淋症、前列腺炎。根可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向日葵根适量,水煎服,可治疗淋症尿频、尿急、尿痛。向日葵根30克,白术10克,水煎服,可治疗胃脘疼痛。花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向日葵花适量,酒水各半煎服,可治疗乳痈。向日葵花适量,捣烂外敷或烘干研末,麻油调敷,可治疗疮痈疖肿、乳腺炎。

治病药方

头离眩晕:鲜葵花盘30~60克,水煎,一日2次分服。妇女经期下腹痛:葵子盘(干品)30~60克,水煎后加红糖适量,一日2次分服。小便淋痛(包括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等),妇女白带:向日葵茎连白髓15~30克,水煎2~3沸(不要多煎),一日2次分服。哮喘:鲜葵花盘30~60克,水煎服。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向日葵茎连白髓30~60克,水煎去渣,加入白糖,一日2~3次分服。胃痛,疝气病:葵花盘60克,水煎服。背疽、脓头多,乳腺炎:葵花烧存性,研细,以麻油调涂于患处。另用鲜花60克,以酒水合煎服。脚转筋(腓肠肌痉挛):鲜向日葵茎心白髓30克,伸筋草30克,煮猪爪吃。

本文链接:http://www.jjbhy.com/yanghuazhishi/zhiwu/4179.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匠匠百花园 All right reserved. 苏ICP备19113021号-2

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